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类型:综合类
学校性质: 双一流 985高校 211高校 教育部直属
学校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官方网址:www.ouc.edu.cn
招生简章:web.ouc.edu.cn/bkzs/
中国海洋大学http://www.ouc.edu.cn/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 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 1924 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 1959 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 1960 年 10 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 13 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 1988 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 2002 年 10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0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67个招生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8个专业授权领域)、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授权领域)和翻译硕士。还具有招收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5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学校。还拥有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余人,博士生导师340人,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约80%,近90%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54%的教 师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 85%。
历史沿革
1924年8月,直系要员高恩洪选用德国侵占青岛时所建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为校址,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
1925年5月,直奉战争再起,直系败北,校长高恩洪被逼去职。1925年只招收了铁路管理科学生20人,1926至1927年未再招生,1928年5月停办,学生均按结业处理。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何思源、杨振声、赵太侔、杜光埙等11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着手在济南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但因"五三"惨案后日本拒不从济南撤兵,筹备工作无法进行。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在青岛筹建国立青岛大学,校址就选在原私立青岛大学。
193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著名作家杨振声为校长,正式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大设文、理两个学院,分设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教育学系、物理学系、数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
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大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命赵太侔为校长。赵太侔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任教,师资阵容更为齐整。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山大奉命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又迁往四川万县,在青岛只留下校产保管委员会。
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大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
1951年3月,在济南的华东大学奉命迁至青岛,与国立山大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等为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
1962年,教育部撤销山东地质学院建制,其人员和设备并入海院,与海洋地质地貌系合并成立海洋地质系。
“文革”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5年。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划给国家海洋局建制,1979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71年山东省对高校布局和专业进行调整,水产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1978年初又归建到山东海洋学院。
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
2001年2月,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中国海洋大学。
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其中5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5%,教师中有一年以上在校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70%。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1人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1人为双聘),“千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8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9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96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受聘中国海大顾问教授,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中国海大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曾担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0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
院系专业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中外合作) |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海洋技术、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含海洋化学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 药学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 |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方向)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 |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 | 教育技术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无本科专业 |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3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具有招收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药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法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水产、药学、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海洋科学、水产科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环境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学、海洋物理学(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水生生物学(特色重点)、遗传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特色重点)、药物化学(特色重点)、会计学(特色重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重点)、计算数学、区域经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学、金融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
海洋与生态文化。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
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海洋化学、大学法语、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化学、环境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物理海洋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海洋调查方法、海洋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海洋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学实验教学中心、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水产养殖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海洋学、海洋化学。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类
大气科学
生物科学
水产养殖学
文化产业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