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www.swufe.edu.cn)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合并组成。
学校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学校拥有3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7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设有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教职工1656人,其中教师1030人,有教授174人、副教授264人,博士生导师159人;还聘请了486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819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硕士研究生4920人,博士研究生990
人。
历史沿革
上海光华大学
(1925—1946)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
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翰大学脱离,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后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
成华大学
(1946—1952)
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
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
四川财经学院、成都大学
(1952—1985)
1952至1953年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更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
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央行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
(1985—至今)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
1998年,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被评为首批重点学科。
2006年12月,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立,正式拉开了西南财经大学大规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序幕。
2010年10月,进入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行列。
2011年6月,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升格为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所院校联合组建国内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8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14年,学校共计有27个二级学院(中心、部)和1个独立学院,其中包括了32个本科专业。主要院系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出国留学预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有56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9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
省级重点学科:
一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
二级重点学科:人口学,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社会保障。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硕士点:
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农业推广硕士。
博士后流动站:
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国防经济、产业经济学(含消费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法律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工商管理(会计学(含:财务管理、审计学)、企业管理(含: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教学成果
截止至2014年,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特色专业16门 :
国家级精品课程:税收筹划,会计学,寿险精算,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省级精品课程:逻辑学导论,现代物流学,战略管理,国际经济法,经济类数学分析,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经济法,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
国家级特色专业:
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保险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
四川省特色专业:
经济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税收学,行政管理。
师资队伍
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231人,有教授189人、副教授342人,博士生导师252人。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29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入选6人,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1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3人。
教学团队
截止至2014年,学校共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经济学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金融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货币金融学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
海归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