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www.hfut.edu.cn)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参与者之一,“111计划”高校。[4]同时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全国首批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同时还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合作联盟成员;学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 年,1960 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 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 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1998年,重新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2009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行列。2014年4月25日,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高新区启动。
一、历史沿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立
1947年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1949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创建
1950年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升格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1951年淮南煤业专科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2年淮河水利专科学校创建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安徽干部学校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3年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改建水利部怀远淮河水利学校
1955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
1956年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并入合肥矿业学院
1957年水利部怀远淮河水利学校撤销
1958年淮河水利学校复校并升格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
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1958年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原安徽工学院)复校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更名(复名)为安徽工学院
1997年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新合肥工业大学
二、办学条件
学校设有19个学院、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9个教学实验室、24个校内实践创新基地、208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962台(套),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609人,专任教师1824人(截止到2013年3月,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6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534人,占87.96%。)。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6]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4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人。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教学特色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国际合作学校国际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展,形式和层次更加丰富,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汉诺威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等3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师资力量和管理干部的培养力度,与国(境)外高等院校开展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赴德硕士生培养计划”多种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海外研习和赴台交流学习等各类项目。来华留学生稳步快速发展,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和自主招生资格,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就读。
2011年,学校新增国际教育学院(前身为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处)。学院与国外众多大学合作,学生可在工大读完一年或两年后出国完成学业。也可在本校读完三年后出国读两年(本硕连读)。
教学成果学校有工业培训中心、机械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汽车制造技术试验示范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99项;建筑学、土木工程和英语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制药工程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 ;学校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览表(2003年-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