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
学校类型:农林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教育部直属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官方网址:www.bjfu.edu.cn/
招生简章:zsb.bjfu.edu.cn/
北京林业大学(www.bjfu.edu.cn/)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创办于1952年10月1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点大学之一,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农林类高等学校。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41所大学之一。北京林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该校2001年被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的22所高校之一。2004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中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北京十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一、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该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今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今河北农业大学)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临时过渡院址设在西山大觉寺。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北京林学院。
1960年,被列为中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文革前后
1964年,园林专业因园林教育革命影响受到批判。1965年,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宣布停办,园林系被撤销。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发出战备疏散的一号命令,北京林学院开始迁往云南。学院北京原址分别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等单位占用。北京林学院虽名为搬迁,但实为解散,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过问免于撤销,全校于1970年集中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后转迁至下关市,并再次更名为云南林业学院(今西南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文革时期
1973年,搬迁至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并入云南林业学院(今西南林业大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院在多方努力后于1979年返京复校,复名北京林学院。并收回部分原有土地,但总面积减少了40.5%,校内科研基地植物园被毁(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77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恢复。
改革开放
1979年,改革开放后,学院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1984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学院题写校名。
198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批准,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协商决定,与北京林业大学实行共建。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2009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1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
2011年,与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撤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设立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办学规模
学院名
|
系与专业名
|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
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生态学,草业科学,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结构工程学,自然地理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学,旅游管理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林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
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学,金融学
物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学
|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森林工程,车辆工程,设计学(工业设计)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包装工程,林产化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工程方向)
木材科学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作方向)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生态文化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俄语,翻译
|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工科) |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学(含7个二级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林业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植物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土壤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经济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林业工程(所涵盖二级学科: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二级学科: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草业科学。
交叉学科:生态环境地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植物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土壤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态环境地理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师资力量
教师总况
截止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包括教授238人、副教授525人,有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6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1人(邬荣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5人(骆有庆,李百炼,邬荣领,孙润仓,李建章),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学校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张新时,唐守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关君蔚,陈俊愉,孟兆祯,朱之悌,尹伟伦,王涛,李文华,汪菊渊。
三、科研成果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科技示范园、1个国家野外台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十一五规划以来,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105篇,工程索引收录964篇,继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2.43亿元。
在树木抗逆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与应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技术,森林生物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林产精细化工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巩固发展。毛白杨产业受到中国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
四、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自2005年始,每年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培养大批发展中国家林业管理高级人才和技术骨干。2005年以来,共举办了40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
从2003年开始,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截至2014年,有100多名留学生在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学习,其中学历生的比例为75%,生源国来自48个国家。截至2013年底,学校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2011年,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设在北京林业大学,为走向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金融学
法学
英语
日语
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计算机类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林业工程类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五年制)
风景园林
园艺(观赏园艺)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林学类
园林
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农林经济管理
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