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益铖生涯教育官网!
咨询电话:16602903988(微信同号)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课程安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职)业规划 > 院校查询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

主管部门:上海教育厅

学校类型:理工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教育部直属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官方网址:www.dhu.edu.cn/

招生简章:zs.dhu.edu.cn/

收藏

  • 院校简介
  • 开设专业


东华大学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东华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截止2014年4月,学校共辖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上海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共近2000亩,校园环境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7个工程硕士。

历史沿革

1950年6月,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华东纺织管理局主持,会同上海棉纺织业同业公会,将4所分散的私立纺织院校(私立中国纺织工程学院、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诚孚纺织专科学校、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

1951年6月,交通大学纺织系、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等3所院系合并建立“华东纺织工学院”。

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有6所校系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按并入时间先后,依次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业学院纺织系,学校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所纺织高等学校。

“文革”期间,华东纺织工学院停课和停止招生5年。

1969年学校下放到上海市,1972年4月更名为上海纺织工学院。

1979年,学校重归纺织工业部领导。1980年恢复华东纺织工学院校名。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1985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1994年11月,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5年9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5月通过了“211工程”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核。

1997年10月31日,中国纺织总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纺织大学。

1998年9月1日,学校正式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9年8月,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

1999年9月,国家轻工业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并入东华大学。

院系设置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旭日工商管理、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文、理学、外语12个专业学院,另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和国际合作办学的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14年4月,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6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5个):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材料学、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机械设计及理论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4个):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服装科学与工程、染整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材料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材料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染整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

2012年,学校7个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继续领居第一,实现三连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其中,设计学列上海高校第一位。工程、化学、材料和物理4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

师资力量

截止至201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7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东方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浦江”、“曙光”、“晨光”、“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人选8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800余名。

教学建设

2007年-2014年5月,学校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入选国家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110余项。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60项。2010年学校成为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被批准“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覆盖10个本科专业和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

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纺织工程、机械工程、轻化工程、服装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

教学成果

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课程3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4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


理科试验班

工业设计

数学类(金融与统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计算机类

经济管理试验班

电子信息类

经济与贸易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