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
学校类型:理工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教育部直属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官方网址:www.cugb.edu.cn/
招生简章:zhsh.cugb.edu.cn/
中国地质大学(www.cugb.edu.cn)中国地质大学分为武汉校区和北京校区,分别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111计划”、“卓越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经邓小平批准,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该校68届地质学系校友。
2013年12月30日,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入选2014中国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
一、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地质学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
建校初期,学校分别在北京沙滩(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端王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和河北宣化地质学校三处办学。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学校决定每年的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1952年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副院长。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迁出北京。
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两地办学。
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参与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
二、办学条件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学生6.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800余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9万余人,各类留学生400余人。
院系设置
学院 (课部)
|
代码
|
本科专业
|
学制
|
备注
|
---|---|---|---|---|
地球科学学院
|
070901
|
地质学
|
四年
|
国家理科基地,兼有二学位(2010年批准)
|
070902
|
地球化学
|
四年
|
||
070501
|
地理科学
|
四年
|
||
资源学院
|
081403
|
资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部工科基地,兼有二学位(2010年批准)
|
081502
|
石油工程
|
四年
|
||
070701
|
海洋科学
|
四年
|
||
材料与化学学院
|
070302
|
应用化学
|
四年
|
|
080403
|
材料化学
|
四年
|
||
0804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科引导目录
|
|
环境学院
|
081102
|
四年
|
||
071001
|
生物科学
|
四年
|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四年
|
||
081404T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006年批准
|
|
工程学院
|
081402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
081001
|
四年
|
|||
080303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四年
|
(暂不招生)
|
|
082901
|
安全工程
|
四年
|
||
081401
|
地质工程
|
四年
|
2010.1批准
|
|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070801
|
地球物理学
|
四年
|
|
070903T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081402 |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 四年 | ||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
08030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
0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
080801
|
自动化
|
四年
|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四年
|
||
080205
|
工业设计
|
四年
|
||
经济管理学院
|
120201K
|
四年
|
兼有二学位
|
|
120202
|
市场营销
|
四年
|
||
120203K
|
会计学
|
四年
|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四年
|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
12020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2004年批
|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004年批
|
|
020101
|
经济学
|
四年
|
兼有二学位
(2005年批准)
|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
071201
|
统计学
|
四年
|
2004年批
|
|
外国语学院
|
050201
|
英语
|
四年
|
|
信息工程学院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
081201
|
测绘工程
|
四年
|
||
080902
|
软件工程
|
四年
|
||
081202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005年批准
|
|
080706
|
信息工程
|
四年
|
2008年批准
|
|
数学与物理学院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
070201
|
物理学
|
四年
|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
体育部
|
0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2005年招生
|
珠宝学院
|
080410T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四年
|
|
130504
|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
|
四年
|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050302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
130202
|
音乐学
|
四年
|
||
130503 | 环境设计 | 四年 | ||
130310 | 动画 | 四年 | 2013年审批通过 | |
公共管理学院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兼有二学位(2005年批准)
|
030101K
|
法学
|
四年
|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
120404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
070502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2004年批准
|
计算机学院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080903
|
网络工程
|
四年
|
2004年批准
|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四年
|
2005年批准
|
|
李四光学院 | 创新人才培养 | 2+1+1模式 | 2012年设立,与中科院合 |
学科总览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在继续巩固地学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改善学科结构,构建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生态系统,显著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
截至2013年10月,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初步建成。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两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被列为自然科学、理学A级以上学校。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17个学院(课部)、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2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艺术硕士(MFA)、法律硕士(J.M)、资产评估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专业工程领域。2005年,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文科博士点申报方面取得了突破。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
地质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地理学
|
|
海洋科学
|
|
地球物理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土木工程
|
|
水利工程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公共管理
|
|
设计学
|
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科门类代码、名称
|
学科代码、名称
|
自设学科代码、名称
|
||
02 经济学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
07 理学
|
0707
|
海洋科学
|
||
0708
|
地球物理学
|
|||
0709
|
地质学
|
0709Z1
|
宝石学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学
|
|||
0709Z3
|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
|||
0709Z4
|
水文地质学
|
|||
08 工学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0814
|
土木工程
|
|||
0815
|
水利工程
|
|||
08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0818Z1
|
资源产业经济
|
|
0818Z2
|
资源与环境遥感
|
|||
0818Z3
|
地学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质装备工程
|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Z1
|
资源与环境化学
|
|
0830Z2
|
环境生物与生态技术
|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12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门类代码、名称
|
学科代码、名称
|
自设学科代码、名称
|
||
02 经济学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
03 法学
|
0301
|
法学
|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04 教育学
|
0401
|
教育学
|
||
05 文学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
07 理学
|
0701
|
数学
|
||
0702
|
物理学
|
|||
0703
|
化学
|
|||
0705
|
地理学
|
|||
0707
|
海洋科学
|
|||
0708
|
地球物理学
|
|||
0709
|
地质学
|
0709Z1
|
宝石学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学
|
|||
0709Z3
|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
|||
0709Z4
|
水文地质学
|
|||
0710
|
生物学
|
|||
0712
|
科学技术史
|
|||
0713
|
生态学
|
|||
0714
|
统计学
|
|||
08 工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0814
|
土木工程
|
|||
0815
|
水利工程
|
|||
08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0818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0818Z1
|
资源产业经济
|
|
0818Z2
|
资源与环境遥感
|
|||
0818Z3
|
地学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质装备工程
|
|||
0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Z1
|
资源与环境化学
|
|
0830Z2
|
资源生物与生态技术
|
|||
0835
|
软件工程
|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09 农学
|
0903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12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1202
|
工商管理
|
|||
1204
|
公共管理
|
|||
13 艺术学
|
1305
|
设计学
|
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法学
英语
经济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地质学(理科基地班)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土木工程
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土地资源管理
地理信息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地质学(旅游地学)
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质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
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
安全工程
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
测绘工程
石油工程
工商管理(地球科学与商务)
海洋科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资源勘查工程(能源)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勘查技术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