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类型:理工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学校地址: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官方网址:www.njust.edu.cn/
招生简章:zsb.njust.edu.cn/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等13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达9个),5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6个硕士点,以及分布于工、理、文、经、管、法、艺7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此外还具有EMBA(高层次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历史沿革
时间
|
简介
|
主管部门
|
办学地点
|
1953.9-196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
|
中央军委
|
哈尔滨
|
1953.11-196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
|
中央军委总军械部
|
武汉
|
1960.6-1962.9
|
两部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
|
军委炮兵
|
武汉
|
1962.1.5
|
步兵兵器专业49名师生调往后勤工程学院
军械勤务系407名师生调往后勤学院
|
||
1962.9-1965.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南炮工)
|
军委炮兵
|
南京
|
1965.7-1966.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南炮工)
|
国防科委
|
南京
|
1966.4-1969.12
|
华东工程学院,退出部队编制
|
国防科委
|
南京
|
1970.1-1984.9
|
华东工程学院
|
兵器工业部
|
南京
|
1971.8
|
太原机械学院轻武器专业调入。
|
||
1978.8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炮专业调入。
|
||
1984.11-1987.10
|
华东工学院
|
兵器工业部
|
南京
|
1987.11-1988.6
|
华东工学院
|
机械工业委员会
|
南京
|
1988.7-1990.12
|
华东工学院
|
机械电子工业部
|
南京
|
1991.1-1993.3
|
华东工学院
|
兵器工业总公司
|
南京
|
1993.4-1999.3
|
南京理工大学
|
兵器工业总公司
|
南京
|
1999.4-2008.4
|
南京理工大学
|
国防科工委
|
南京
|
2008.6-今
|
南京理工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南京
|
注: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
院系专业
截止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等14个专业学院,在66个本科专业招生;学校还建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学院设置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 |
专业设置
院系 |
专业 |
---|---|
化工学院 |
化工与制药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安全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材料化学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化学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专业)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
日语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类(材料物理专业)
材料类(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专业)
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会计学(会计学专业)
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
经济学类(经济学专业)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工业设计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
设计学类(产品设计专业)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
|
机械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机械类(车辆工程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
机械类(机械工程专业)
兵器类(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兵器类(装甲车辆工程专业)
兵器类(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
理学院 |
工程力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统计学专业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南京理工大学拥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德国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其中召集人1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7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江苏特聘教授”5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37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8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各类创新团队9个。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为9个);有5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工信部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
学位授予
同期,学校设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点。
重点学科
级别
|
学科
|
|
---|---|---|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
光学工程
|
||
材料学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应用化学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光学工程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环境工程
|
||
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与质量管理
|
||
社会公共安全信息工程
|
||
江苏省重点学科
|
光学工程
|
|
机械电子工程
|
||
纳米材料及相关技术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工程热物理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车辆工程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设计学、交通运输工程、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
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南京理工大学共有14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在第1位。
代码
|
学科名称
|
排名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排名 |
0826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
0802 |
机械工程 |
29 |
0803
|
光学工程
|
8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33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8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
0835 |
软件工程 |
42 |
0801
|
力学
|
17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6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7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66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3
|
|
|
|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共10门课程获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创新综合实验中心 | 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大学物理实验 |
数字逻辑电路 |
化工原理 | 工程制图 | 控制工程基础 |
概率与统计 |
火炮设计理论 |
弹药学 |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 | 电路 |
序号
|
专 业 名 称
|
年度
|
1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2003
|
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03
|
3
|
电子信息工程
|
2003
|
4
|
自动化
|
2003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3
|
6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06
|
7
|
工商管理
|
2006
|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机构
重点实验室
级别 | 名称 |
---|---|
国家级
|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原国防科工委
|
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
|
智能弹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
|
功能纳米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江苏省 | 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 |
江苏省公安厅社会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
|
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检测中心
|
|
国家微多蛋白素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
|
|
原国防科工委
|
国防科技工业民爆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
国防科技工业大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
|
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
|
教育部
|
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中心
|
化工污染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
|
|
江苏省 | 江苏省片式元件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
江苏省药物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代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混凝土砌块成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稀贵金属爆炸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苏省驱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际/地区合作 | 中日合作SMC气动研究中心 |
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 | |
中德轨道交通研究院 |
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机械类
电气类
化工与制药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
材料类
生物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法学
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