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益铖生涯教育官网!
咨询电话:16602903988(微信同号)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课程安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职)业规划 > 院校查询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

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学校类型:综合类

学校性质: 其它部委直属

学校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道

官方网址:www.taru.edu.cn

招生简章:xsc.taru.edu.cn/

收藏

  • 院校简介
  • 开设专业

塔里木大学(www.taru.edu.cn) 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为了屯垦戍边和开发塔里木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倡导和关怀下,于1958年创建,他亲笔题写了校名,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学生1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30%。校园面积2570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基本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师6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22人),其中兵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33人。

塔里木大学现有10个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化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6个硕士学位专业点,38个本科专业,涉及7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34个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级重点学科、50门重点建设课程、80多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3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设有兵团南疆干部培训中心、新疆南疆区域科技创新基地、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西域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办学历史

1958年9月29日,农一师党委研究决定在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建立一所农业院校,并定名为塔里木河农业大学。

1958年10月15日,学校正式成立,规格为县团级,性质为半耕半读,归农一师领导。

1960年3月底,当时的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来校视察,提议把农业大学改为农垦大学,并亲笔题写了“塔里木农垦大学”校名。

1960年4月,兵团党委向自治区党委呈文,提请将原农一师塔里木河农业大学更名为塔里木河农垦大学。1960年6月17日,自治区党委批复“同意将原塔里木河农业大学逐步扩大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并命名为塔里木农垦大学。

1961年4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命令:“农一师塔里木河农业大学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农垦大学”,仍归农一师管理。

1962年10月,国家农业部决定塔里木农垦大学划归兵团领导,规格上升为旅级,由农一师代管。1965年,兵团党委任命农一师副政委肖有恩同志兼任塔里木农垦大学党委书记。

从1958年建校到文革前,塔里木农垦大学有农学、蚕桑两个本科专业,并有财会、水利、农机、园林、畜牧、土肥、果树等专科专业,共有9届43个毕业班。文革开始,学校解散,教师下放。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成立了以钟生哲同志为组长的9人文革领导小组,同年8月,原文革领导小组被迫解散。1966年12月16日,农一师党委调任14场政委胡泰昌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1968年10月28日,农一师临时党委批复塔里木农垦大学成立 “革命委员会”,由李福民等五人组成。1969年4月26日,农一师党委决定撤销塔里木农垦大学建制,原校址改为农一师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校教师除少部分留在学习班外,大部分被分配到塔里木河南岸各团场参加劳动。

1975年5月,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巴楚县成立南疆农学院,1975年12月13日,阿克苏地委决定在原塔里木农垦大学校址成立南疆农学院塔里木教学点,规格为县级,并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即普通班)。阿克苏地委任命刘开元同志和陈子翔同志为教学点党委副书记。设农学系、农田水利工程系、农业机械系、畜牧兽医系。

1976年3月开始招收第一期109名工农兵学员。同年10月又招收第二期学员116名,到1977年底共招收农学、水利、果树、农机、畜牧等5个专业8个普通班。

1976年8月26日,自治区党委发布新党字[76]38号文件,决定撤销南疆农学院塔里木教学点,恢复塔里木农垦大学,由阿克苏地区领导。1976年11月阿克苏地委任命郭新志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苏来曼·达吾提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77年8月13日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废止选送学员的做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我校于1978年3月10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即77届)统招大学生开学典礼。

1977年底,全国恢复高考,自治区给我校下达了203名招生计划,招收农学、农田水利、畜牧、果林四个本科专业,1978年3月10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到1998年建校四十周年,学校已有到8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有农学系、园林系、畜牧兽医系、农业工程系、水利系、基础课部、生物基础课部、马列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等9个处级教学机构,共有20届209个本专科毕业班。

1978年12月28日,教育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塔里木农垦大学为普通高等农业院校。

1979年10月,学校升格为地(州)级,属自治区领导。

1982年1月自治区教育厅发文(新教高字[1982]01号)公布我校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1982年6月,国家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学校又划归兵团领导。

1983年6月,原农牧渔业部决定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塔里木农垦大学实行农牧渔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体制。从此,学校成为农牧渔业部部属院校,经费由部里统一划拨,日常事务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管。

1998年6月,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把教学单位按照大学科重组,成立了植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科学系、公共课部、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9月,学校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7月撤消人文系和公共课部,成立文理学院。2003年9月成立了信息工程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拥有机械与电气化工程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学院;学校拥有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工商管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动植物检疫、汉语言、应用化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29个本科专业及34个专科专业。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学校有4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9个二级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省级重点学科。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

微生物学、果树学。

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兵团重点学科(4个):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生物学、农业工程、园艺学、作物学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有教职工1128人。其中教授、

实训大楼副教授27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47人,其中兵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33人。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微生物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植物生产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农业水利教学团队、兽医临床课程群教学团队、农业机械工程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建成4门国家特色专业,17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均获大奖。2007年9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结果。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7] 园艺(第一批)、农学(第三批)、生物技术(第四批)、农业水利工程(第六批)。

兵团精品课程(17门):微生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分子生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动物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兵团教学实验中心(8个):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测绘实验教学中心、语言教学实验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教学中心。

对外交流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学术交流,特别是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的对口支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与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美国塔尔顿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浙江大学提议并联络西澳大学,与塔里木大学共同探索建立“三兄弟合作模式”,即由一所澳大利亚大学、一所中国发达地区重点大学以及一所中国西部地区大学结成伙伴,合作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和联合科学研究。“三兄弟合作模式”的建立为塔里木大学迈入“2011计划”奠定坚实的一步。同时塔里木大学高度重视与南疆各地州和兵团农牧团场紧密联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发挥大综合、强应用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农牧业重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有4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塔里木畜牧科技兵团重点实验室、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环塔里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院和西域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2009-2014年,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973前期预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120多项,取得各级科研成果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3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0余部。学校科研人员培育的新品种“新梨七号”等科技成果已经在省内外推广,“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研究”、“胡杨生态研究”、“长绒棉品种培育及高产优质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西域文化研究”等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课题已取得进展并获得多项成果。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截止2009年12月,馆藏总量已经达到约95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约1500种。购买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博文随书光盘数据库、CABI Abstracts、AGRIS、AGRICOLA、ProQuest Agriculture & Biology Journals等各类数据库20余种,以及17万种的中文电子图书。建成了12TB的各类本地镜像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

《塔里木大学学报》是由塔里木大学主办的以自然科学为主,兼顾哲学社会科学,突出农业科技及区域社会经济特色,及时反映我校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最新学术成果、科技创新及动态的学术期刊。开辟的栏目有:“南疆经济发展研究”、 “生物资源研究”、“西域文化与边疆安全研究”、“现代农业工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研究”,同时开辟有重点课题介绍专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