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学校类型:综合类
学校性质: 211高校
学校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官方网址:www.nxu.edu.cn
宁夏大学(www.nxu.edu.cn)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原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07 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在校教职工2713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39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0%,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73.5%。1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 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校面向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研究生 24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681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6000余人。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九个学科门类中的68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其中,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
历史沿革
宁夏大学的前身是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学院,创建于 1958年9月。1962年9月30日,三院合并正式成立了宁夏大学。
1970年、1971年,宁夏医学院、宁夏农学院先后从宁夏大学分出单独设院。宁夏大学实际上是在原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7年12月26日,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含宁夏教育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
2001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并于2002年 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宁夏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院系设置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秘) | 历史学 | 广告学 |
旅游管理 | 新闻学 | ||
政法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行政管理 |
社会学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语(师范) | 日语 |
俄语 | |||
阿拉伯学院 |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方向) | ||
经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 | 经济学 |
会计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电子商务 | |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 | ||
数学计算机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 物理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 |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方向) | 通信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材料化学 | 应用化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 | |
资源环境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地理信息系统 | 环境科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 | ||
葡萄酒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国际课程班) | 工商管理类(葡萄酒营销国际课程班) | 旅游管理(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管理国际课程班) |
农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园林 | 园艺 |
农学 | 林学 | 草业科学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动物科学 | 动物医学 | |
植物保护 | |||
机械工程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交通运输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交通工程 | 工程管理 |
农业水利工程 | 建筑学 | 土木工程 | |
城乡规划 | |||
教育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教育技术学 | 小学教育 |
学前教育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 | 运动训练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舞蹈学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国际教育学院 | 会计学(SQA HND国际项目) | 工商管理(SQA HND国际项目)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无 | ||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 无 |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无 |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显示,学校有在校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5.5%,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3%左右。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创新团队1个、培育团队1个。柔性引进院士2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29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享受“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4人被遴选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塞上英才"工程,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百人计划”。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田军仓)
教学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显示,学校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10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生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草地学(谢应忠)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分子生物学(王盛)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宁夏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基础生物学教学团队(王玉炯)、草地学课程教学团队(谢应忠)、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刘万毅)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水电工程、草业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宁夏智能沙漠研究、宁夏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和宁夏优势作物9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草业科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点学科(7个):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与回族史西夏史、草业科学与生态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旱区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煤炭化学化工与节能减排、宁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数学力学及工程技术科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7个):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博士学位授予序号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 |
1 | 哲学 | 哲学 |
2 | 法学 | 法学 |
3 | 民族学 | |
4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5 | 教育学 | 教育学 |
6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7 | 外国语言学 | |
8 | 理学 | 数学 |
9 | 物理学 | |
10 | 化学 | |
11 | 地理学 | |
12 | 生物学 | |
13 | 工学 | 水利工程 |
14 | 力学 | |
1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16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17 | 机械工程 |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9 | 土木工程 | |
20 | 农学 | 作物学 |
21 | 园艺学 | |
22 | 兽医学 | |
23 | 畜牧学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5个)
|
二级学科(19个)
|
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
民族社会学
|
||
民族心理与民族教育
|
||
理学
|
数学
|
基础数学
|
计算数学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应用数学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水土结构工程
|
||
水利水电工程
|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农学
|
畜牧学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
|
||
动物生物技术
|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草学 | 草业科学 |
国家及教育部科技创新平台
|
天然气转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宁东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
|
|
阿拉伯世界与中国内陆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夏学研究院
|
|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
|
宁夏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实验室
|
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回族研究院
|
|
宁夏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
|
宁夏退化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
|
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动物与微生物方向)
|
|
宁夏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宁夏干旱区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宁夏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宁夏清真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宁夏大学科技园
|
|
校级科技创新平台
|
宁夏大学特色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宁夏大学西北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
|
|
宁夏大学新能源研究所
|
|
宁夏大学中日联合研究所
|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2年12月,宁夏大学图书馆共有纸质文献140余万册,其中,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各学院藏书近40万册。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超星学术视频讲座等。《汉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两种善本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学术期刊
学校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多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3年以来先后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2008年,被《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确定为核心期刊。多次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等荣誉。
学校地址
宁夏大学A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宁夏大学B区(本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宁夏大学C区(北校区,原工学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
宁夏大学D区(原财经学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6号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西校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686号
宁夏大学南校区(原教育学院):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656号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
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国家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东路8号
邮编: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