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wwm.sdjzu.edu.cn)1956年,作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新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济南城市建设学校宣告成立,并于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后,学校历经山东建筑学院、山东省建筑工程学校、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等发展时期。197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恢复本科办学;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41.85%,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占60.58%。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94人,本专科生20515人)。目前学校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被确定为“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并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成为山东省该学科唯一特设岗位,结构工程实验室为“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办学历史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评优秀。
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共10所)高校。
2012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名单,山东建筑大学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评估。
2013年6月7日,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六个专业。
2015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6年4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山东建筑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山东建筑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7月,学校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具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和2个“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艺术硕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翻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学院
|
学科
|
建筑城规学院
|
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人才
|
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
|
学院
|
学科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管理工程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热能工程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建筑城规学院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
艺术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
|
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硕士点(61个)
|
学院
|
学科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方向)
|
管理工程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
|
热能工程学院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空调方向)、动力工程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市政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建筑城规学院
|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
|
艺术学院
|
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设计学、
工业设计工程、风景园林、美术、艺术设计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
|
商学院
|
会计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理学院
|
凝聚态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交通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工程力学研究所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
测绘工程
|
重点学科
|
山东省一流学科(1个)
|
建筑学
|
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1个)
|
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人才
|
“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个)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
|
设计艺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