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www.ujn.edu.cn)学校前身之一原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学校现设学院21个、教学中心2个。拥有本科专业6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专业6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专业30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9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2000人。现有专任教师1940人,其中教授288人、副教授5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8人、硕士学位的861人。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基地3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历史沿革
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2001年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5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省级校企共建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重点立项建设3个、自筹经费立项建设6个。近年来,主持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21 项,省部级课题55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75项。
截至2017年4月,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66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74项、二等奖178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 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2012年5月14日至17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公布,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本科教育评估。2013年3月10日,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收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来函,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该协会首批专业评估中,以98分的最高分获得A+等级,顺利通过本科专业评估。
博士学科
截至2017年4月,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硕士学科
截至2017年4月,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
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
专业型硕士: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化学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物流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翻译硕士、临床医学、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教育硕士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应用化学,1992年被原国家建材总局确定为部级重点建设学科。
山东省一流学科(4个):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眼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民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肿瘤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中国古代文学、社会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山东省级重点文艺学科:音乐学、文化产业管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山东省省级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西方经济学》、《健康心理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化学与人类健康》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业分析》、《水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