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www.massz.cn/)始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20亩,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政务中心,与马钢两公司隔路相望,北通市中心,南接当涂县,西邻采石矶,东望新城区。
学校曾荣获全国先进师范院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文明单位,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先后为社会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合格师资、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一万多人。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专业39个,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9个,高职教育类专业30个。设有教师教育系(基础部)、软件与食品工程系、旅游与外语系、艺术设计系、经济与社会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5个教学系部。学校按照“服务地方、集群延伸、一体两翼、错位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两翼并行发展,实现了从培养面向小学、幼儿园全部课程师资到培养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转型,初步形成对应行业链的专业集群发展态势。近三年来,在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顶岗和就业的毕业年级学生分别占60%以上、50%以上。
通过“培、引、聘”等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321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兼课教师11人,聘请外籍教师1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156人,教授5人,副高级职称56人,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1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8%。加大投入力度,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以人才促科研,以科研育人才。自升格以来,学校在教研、科研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00多篇,论著及参编规划教材70多部,立项研究的课题近300项,其中部级课题1项、各类省级课题46项。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基本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补”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近三年来,学校落实的各类助学资金1636.4万元,获益学生17609人,获益面超过50%;设置勤工俭学岗位316个,资助学生3624名,共53.8万元。积极组织职业技能比赛活动,每年校内组织开展赛事20场左右,学生参与率超过80%;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学生自主自治管理的引领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赞誉。